2019.2~2020.2年度回顧

紀晴
7 min readFeb 10, 2020

--

距離我從申請到去交換過了一年,距離去交換到現在也快過一年了,趁著考完研究所,有些閒暇的時間,記憶還未模糊前,將我這一年做了什麼分享給大家。
<請注意,這篇會是標準流水帳!>

PART 1:人大交換生(2019.2.17~2019.6.26)

一、初來乍到

在2月17日的凌晨,從未離開過家超過五天的爛草莓我本人踏上了前往北京的路途,開始了一生也許只有這一次的宿舍生活。
關於行李帶了什麼,可以裝著滿滿29kg到北京,可參見我的medium:https://medium.com/…/%E5%8C%97%E4%BA%AC%E4%BA%A4%E6%8F%9B%E…
我去交換的學校是中國人民大學,就是傳說中的出產了很多很多共產黨員,一不小心和我一起上課的同學就是未來國家領導(?)的黨校,以社會科學著名(法學院全中國排名第一)。因為有了黨證,未來就業升學都會比較容易(不是弱勢加分追求實質平等,而是優勢人群加分,真不愧是神祕的國家),所以很多人會申請入黨,入黨前要交厚厚一疊書面審查資料、要面試、要體試、要考試,錄取名額其實不多,在人大入黨成功是一件特別光榮的事(據同學說是因為這裡競爭特別激烈)。另外一件神秘的事情大概是北京本地人考北京學校會加分這件事,促進人才留在本省(X),維護權力(O)。
人大宿舍是6人一間(研究生宿舍是4人一間,有些人會被排到研究生宿舍),來自台港澳的交換生會和中國本地學生住在同一棟,但交換生會住在一起,不會和中國同學同一間,是因為怕交換生汙染更正苗紅的本地人(X),因為宿舍4年都是同一間一直換人很麻煩(O);但如果你是除(尷尬的)台港澳以外來的交換生,你就會住在好大一間、設備好好的國際宿舍ㄛ。以我住的知行五樓為例,一間6人,一層22間、有12層樓,真的住了不少人呢。
人大宿舍大概有幾個特點(也許可以擴及整個北京?):宿舍好小、廁所偏髒、垃圾不分類。宿舍很小(也許)會讓感情更緊密,可以讓人接受外,廁所一打開門就看到屎,衛生棉直接貼在廁所門上、牆壁、浴室,屢見不鮮,垃圾不分類全部都在一層樓4個每天收兩次的垃圾桶裡面,完全不分類,真的對從小被教導要資源回收、使用環保杯及吸管的我本人來說,很不習慣。(但據當地人解釋,垃圾不分類可以創造就業機會w)
關於怎麼在人大找到你所需要的東西們,請詳見:https://medium.com/…/%E6%88%91%E5%9C%A8%E4%BA%BA%E5%A4%A7%E…

二、交換生活 — 課程與玩耍兼顧

在來交換以前,我為自己設定了一個目標,我要在交換期間找到我未來要做什麼,到底要不要考研究所,脫離原來的舒適圈,能夠不被同儕影響(關於我的學霸朋友們),做自己的決定。
我的交換期間修了12學分的課,其中8學分是法學院的課(有:反不正當交易法、電子商務法、犯罪學、國際商事仲裁)、4學分快樂的課(建築與神話、銘文學),算是交換生中學分偏多/重的人。做了一次關於加多寶與王老吉涼茶混(hunˇ)淆(xiaoˊ)行為(=公平交易法22條仿冒行為)的團體報告(關於怎麼分工分了兩天,後來由我這個交換生解決分工問題,一組12人,我只辨識出了和我一起報告的另外兩人的故事,有興趣再找我聊天),也生出了我人生第一份字數高達8xxx的報告(結果在這學期的勞工專輕輕鬆鬆就破2w6了呢)、仲裁裁決書。
我很喜歡人大的圖書館,一是它很大很乾淨,二是每天人都滿滿的很有念書的感覺,三是館藏豐富,日本文學都新新的(不像總圖的我是貓已經破了)。在人大圖書館度過了約1/3交換時光,十分快樂。
交換生活的另外35%(每周三、六日、五一長假),我在北京到處觀光,去了武漢、杭州、蘇州、烏鎮、上海、天津,算是勞逸結合吧。關於那些有趣但近期都不(能)要去的北京及其他景點,請見我的medium:https://medium.com/@sum0301

三、歸途

對我來說,像是在泡泡外包上一層層防護,中國有些隱藏在之中的自卑感,藉由話語、行動建起一道道防禦措施,以免其中的夢被打破,也正宛如紫禁城一般,一道道的門牆,維護著居於正中高位的皇帝,皇帝時時畏懼著從高位跌落,而以各種匾額時時提醒自己,並維護自己的正當性。
北京對我來說像是一場夢,在夢中找到了自己的目標,認識了許多人,面臨了許多事,成長了許多(關於獨立、人際、職涯等等,族繁不及備載)。
在整個交換生活中,非常感謝我的學伴沒有放生我,剛到北京什麼都不知道,是她陪著我各種辦銀行、手機、一卡通,當我的google地圖及助理,解決我的生活大小疑難雜症(某某大樓在哪邊阿、水要怎麼訂),也陪我度過了我不在家裡過的第一個生日,也正好在我離開北京前,剛好在她生日的時候與她一起吃飯(吃我最愛的新疆菜www)。謝謝我的室友們,承受了我的眼淚,幫我慶生,陪我玩耍,1219就是我在北京的家。謝謝陪我出去玩的交換生朋友們,謝謝在北京與我相遇的所有人,謝謝每周五被我隨機打電話的人們,謝謝各位。祝福大家身體健康、世界和平。

PART 2:關西畢旅(2019.7.25~7.31)

第二次去日本還是來到了關西,兩年內重遊京阪,卻有著完全不同的體驗。第一次去是和家人一起去,有哥哥carry我,我大概只做了排我想去的地方及訂機票住宿;第二次去就沒有哥哥可以倚賴,要靠自身的努力,所走的行程也和孝親路線不太一樣,和朋友一起玩耍、一起徹夜聊天會是我人生中永恆的記憶。謝謝和我一起去的朋友們,希望大家未來都順順利利。

PART 3:考研生活(2019.5~2020.2.9)

不知道我有沒有和大家說過我從大一起不管在哪裡都會認識一堆大四生,例如日文一的朋友們、通識課的組員、政治史的組員、北京的室友、朋友…幾乎可說是「大四磁鐵」。但在這一年,我認識了超級多研究生(含預研生+已經推甄上的人們),我想這也影響了我關於要不要考研究所的決定。
大約到了五一長假過完,我才真正決定了我要考研究所,一方面覺得自己能力不足(想要多練習蒐集資料、整理並寫成一整份完整文章的能力以及口語表達),另一方面覺得既然研究所有在我的人生規劃中不如就早點念一念(原本的計畫是先就業再回來念,如果這次沒考上就回歸原計畫QAQ),在那個時候打擾了很多學長姊,謝謝大家包容我這個晚了幾個月才在那邊我要加讀書會的學妹,謝謝余悅學姐回我的訊息,讓我在北京宿舍床上默默哭了好久,謝謝讀書會的成員們包容我身處北京沒有與大家分擔工作,謝謝大家。
從五月開始,我的medium更新頻率慢了許多,因為找到目標,出去玩的次數便少了不少,多留在宿舍看聰富民總線上課程,翻看室友帶來北京的王“江山”民法總則,但是自從香港的事,翻牆慢了不少,mooc各種轉圈圈,就多看了點有興趣的書(我的北京書單超多,有興趣的可以私訊我,包括女性主義、日本文學、經濟法、犯罪學等類書籍)。
七月正式開始排讀書計畫,一陸唸唸唸唸到昨天考完,參加了民法讀書會(5次)、行政法讀書會、經濟法讀書會,謝謝學長姊包容我長得很可怕的考卷(有時我也不知道我在寫什麼)、一直被我私訊問問題,謝謝各位戰友們陪我討論問題。
四上這個學期共修了13學分、旁聽了強執、參加法服、去訴訟輔導科做服學,參加2.5個讀書會,寫了兩萬多字的勞工法專題報告,並做了兩次行政法爭議研析作業,覺得十分的充實,每天都把自己塞得滿滿的(包括胃)。考完研究所了,雖然寫得不好,但也正代表我還有很多努力的空間,請讓我先休息幾天,再繼續面對接下來的民訴以及國考吧。

下一年也請大家繼續擔帶了,謝謝大家

--

--

紀晴
紀晴

Written by 紀晴

法研所研究生,即將到沖繩去交換!分享一些日常生活大小事、心得、食記等等。

No responses yet